所有音樂僅供試聽﹐請於試聽後24小時內刪除。請購買正版支持您喜歡的歌手! all tracks are for previewing only. please purchase the album to support your favourite artists! click for a list of updates! 華語專輯chinese 日語專輯 japanese 韓語專輯 korean 英語專輯english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為什麼讀博士?

okay 我想是時候完成 僑生回台三部曲之為什麼讀博士班 了......

其實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要準備睡覺或是讀讀Kenneth Waltz之類的(我在看Man, State and War),但現在不太想看書,所以就來寫寫東西吧。希望接下來不是長篇大論,因為我想早一點鑽進溫暖的被窩,外面下著雨,還真的是有點冷......

Why? you ask.

老實說,或許真的太過單純或天真,在決定要申請時沒有想太多,所以最直接的回答是who knows? 但這又是一種逃避問題的回答,因此進一步而言,官方說法是「興趣」。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無論我們在多少的偉人傳記和專訪中聽到「興趣」這個回答,在現實生活中,它似乎不能成為答案 --- 現在不能,以後應該也沒機會。或許因為現代人真的太聰明了,凡事總是三思而後行,尤其在接受研究所訓練以後,多少有所長進,總是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最明智、對自己最好的,無論結果如何。決定權在自我,所以其實也沒啥好說的,大多數人不都是這樣嗎?

從前述推論下來,或許讀博士班需要某種衝動,而足以造成這股衝動的力量,至少在我的例子而言,是建立在興趣上。假如沒有某種興趣支撐,很難持續進行某種事情。對我來說,學業如此,工作亦如此;這是讀博士最忠實的理由。

然而,你或許會問:讀博士很辛苦,出來都30幾歲,不怕找不到工作嗎? 尤其是現在大環境又不好,學歷普遍提高,競爭可是非常激烈。

在剛結束博士生涯的第一學期,我承認,讀博士真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也確實必須付出更多,而老師的期望也更高。當然,博士生也是人,也怕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在教育普及化、學歷氾濫的時代,誠如有人曾經跟我提的,或許這個時代不需要更多的知識份子。坦白講,在媒體的悲觀報導和種種周邊因素(包括普遍的社會認知、繼續進修的人越來越少等)的影響下,博士生比誰都還怕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另外,取得學位後,作為知識廣博之士,社會對博士有莫大的期待,博士在某種程度上被賦予很大的責任,必須發揮所學以造福社會,而這份認知是:若對社會有所貢獻,便是英雄,反之則為狗熊。換言之,社會的期望無形中也對博士生造成壓力。

我想,讀博士的人必須富有勇氣,某種不畏懼挑戰的精神。當然,我不知道其他專業的博士生的想法為何,但我認為,身為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生,必須具有這樣的精神,尤其是在目標為追求人類福祉的政治學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最大的差別在於研究的主體:自然科學探求自然環境發展的真理,社會科學則試圖解釋人的行為。作為以人為主體的學科,在解釋人的同時,社會科學的主旨在於解決人類的問題,這也是多數知識的最高目標。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以上的論述,但在現實環境的挑戰下,往往將這種最根本的目標拋到腦後,久而久之便隨時光流逝而忘卻。

當然,我還只是個學生而已,但在看到許多同儕或社會科學人,似乎仍以功、名、利掛帥,無時無刻計算自身的成就,並算計如何從他人取得更大的個人利益時,無不覺得心寒。曾幾何時社會科學道德盡失,淪落為眾多學門之一!

沒錯,馬基維利教我們必須正視現實,賽局理論教我們以更「科學」的方式分析事物,但是在現實的結果後面,什麼利益被犧牲掉? 對「科學」的追求犧牲了「社會」的意義,現實的考量多數捨去人文的關懷。幾乎所有的社會科學皆試圖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理論讓我們能將現象看的更清楚並思考解決之道,但可惜的是,許多人似乎沒有辦法理解這層意涵。沒錯,許多社會科學理論不像自然科學如此嚴謹,解釋力也沒那麼強,但是這也是社會科學的優點。至少我無法接受人皆定律式地存在。社會的規範或許能限制人的行為,但人倘若被自己創造的規範所束縛,豈不悲哀!

假如能以這樣的角度思考,社會科學博士追求的真理是社會的道德正義。這或許聽起來過於理想,但這正是社會科學與眾不同之處;社會科學的廣大目標是實現人類的公平正義。雖然社科博士的理想永遠高於現實,也使其必須飽受他人不斷的批評和挑釁,甚至接受沒飯吃、失業的挑戰,但我相信,不忘初衷的博士生在見到社會許多的不公不義後,早已將個人的挑戰置之度外,亦即挑戰已非挑戰,追求和實現社會正義才是最大的挑戰。這樣的精神需要的是無比的勇氣。

願社會科學人皆以興趣和正義共勉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