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音樂僅供試聽﹐請於試聽後24小時內刪除。請購買正版支持您喜歡的歌手! all tracks are for previewing only. please purchase the album to support your favourite artists! click for a list of updates! 華語專輯chinese 日語專輯 japanese 韓語專輯 korean 英語專輯english

Thursday, April 08, 2010

美加學制和英文

一直以來,對我而言,UBC是一間不高不低的學校。說這間學校差,它不會差到哪裡,畢竟UBC在加拿大的每年的大學排行榜裡總是佔第四位,僅落後東岸的幾間學校。然而,說這間學校好,在那裡待了四年,我也不覺得它非常非常好,畢竟我也認識四年平均五十分就畢業的傢伙,也有很多選課專挑軟柿子吃、大學唸五、六年的傢伙。但在昨天下午跟學妹聊的一席話中,我對UBC有了新的看法:UBC似乎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或許我真的對它嚴厲了點 ^^


學妹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大學就讀於德拉瓦州,美國最小的洲。昨天跟她聊以後,才對美國學制度稍微有點概念。之前,我一直以為美加兩地很像,但實際上還是有一點差異,而這差異讓我覺得,至少就UBC而言,它還算門檻滿高的一間學校。讓我們就整個申請和就讀的過程來講好了。根據學妹的說法,相較加拿大(或台灣),美國的學生在高三時不必面對由政府制定的統一考試。根加拿大一樣,由於大學是申請制,學生若要繼續進修,則需提出在校成績,並在SAT取得達到大學入學標準的分數。當然,SAT有相當的難度,再加上在美國也是一堆人擠破頭想進好學校,長春藤的學校申請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但除此之外,就申請條件而言,美國的學校似乎不會再看其他東西。


在加拿大,總結其學制,我認為至少需要「過三關」。就申請制而言,美國和加拿大是一樣的,而學生申請學校時,均需提出在校成績,在加拿大,十二年級的成績甚為重要。然而,我認為加拿大較複雜,某種程度上提高大學門檻(至少就UBC和BC省而言),的地方在於所謂的「三關」,即Language Proficiency Index(LPI)、Provincial Exam (省考)及first year English (大學一年級英文)。首先,關於LPI,其是加拿大特有的英語檢定,考試內容跟托福筆試有點類似,但主要在測試學生的寫作能力。LPI的寫作部份分六級,申請UBC需要五級以上。而且,不要以為老外就不用考,因為UBC設下的是統一的門檻:凡12年級英文未取得86分以上者,皆需取得LPI五級以上,方能申請。當然,由於大學申請早在高中學期結束前就截止,為了保險,除非無意繼續升學,大部分學生通常會先考再說。緊接著,12年級的最後一個暑假前,學生須面對與台灣大學聯考類似的省考。依選修科目而定,大部分學生參加至少四項科目的省考,因為就UBC而言,其每門學科的錄取分數大多以四科平均計算。文科除外,英文和數學是大多數學科的基本科目;文科僅看英文和其他三科的分數。最後,達到以上條件錄取UBC者,工科學生除外,大一皆須選修6學分(兩門課)的基礎英語課,主要培養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文學素養。


在這裡,我要強調,「三關」的重點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英文;這也是亞裔學生最弱的地方。首先,在高中時期,除非你英文真的還不錯,有自信能拿到86分(A)以上,通常都需要經過LPI這一關;英文非母語者通常作文部分都在三、四級之間徘徊。過了這關,接下來是省考。當然,依申請人數而定,UBC每學科的平均錄取分數每年都在浮動,除了農學院和森林學院以外,文理工商的平均分皆在80以上。以往,相對理工商三科,文學院錄取分數較低,但近年有提高的趨勢。由於大學申請需看四科的平均分數,英文又是基本科,英文好的人佔有一定的基本優勢。對於許多亞裔學生而言,因英文分數通常不盡理想,常採取截長補短的戰術,即靠數理等亞裔學生較佔優勢的科目提升平均分。最後,等真的入讀UBC後,學生須面對的是難度大幅提升的基礎英文課。在這一關還有一個小環節需注意,即學生必須通過基礎英文課,才可以選修大二課程。


透過上述簡單的分析,我認為,就某種程度而言,UBC還真是一間門檻不低的學校。相較UBC,美國的大學申請似乎簡單多了,只需看在校成績和SAT。申請UBC的「三關」其實是環環相扣的。首先,學生會考LPI就是因為沒有把握在12年級英文取得優異成績。接著,學生需要煩惱如何不把12年級英文的成績搞得太差,免得拉低申請時的平均分數。進大學後,學生又要開始煩惱大一的基礎課程,英文沒過,又不能選修二年級的課。回首過去,在加拿大,我看到許多亞裔學生無不飽受英文之苦。從高中開始,許多亞裔學生在數學、生物、物理、化學等科目表現優異,唯獨英文一科成績低落,在整體表現上留下一個大汙點。


在我身邊,我一再地看到同樣的故事上演:


亞裔小孩致加拿大就學,其無論原因如何,一開始便沒有把英文底子打好,之後被趕鴨子上架,面對升學壓力,下猛藥,但為時已晚。我之前聽過ㄧ個故事,據說有人考了四十幾次LPI才終於取得作文五級。然而,我懷疑多數人的毅力是否可以如那位老兄一樣堅強。另一方面,如果12年級英文無法取得至少80分以上,申請學校時,成績一定大打折扣,理想中的學校可能就此擦身而過。就我看到的情形而言,由於商科和理科歷年的平均分較高,許多人退而求其次,紛紛申請分數相對較低的文科,先求有、再求好。然而,這樣的作法導致文科的申請人數暴增,平均分數拉高,許多人的如意算盤因此破滅。進到UBC以後,大一英文又把一堆人搞死。由於加拿大大學和高中的程度相差頗大,如無法在短期內調適,很快就會讀到灰心喪志,失去繼續讀下去的念頭。我就聽說過我老爸的朋友的兒子在高中時雖然拿到入學獎學金,但因為入學後無法調適課程壓力,就打消升學念頭,休學、跑去讀技術學院。再者,即使你低空飛過大一英文,如果留在文科,假如不認真點、加強英文,接下來的路程將非常辛苦。如果能撐到最後、順利在四年內畢業者,其情形還算不錯,還混得過去,但英文底子較差者,在文科裡選主修的空間非常侷限。在UBC文科裡,亞裔學生多數主修心理學、經濟學、亞洲語言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上述學科皆有其有趣的地方,但較其他學科而言,主修的亞裔學生無法接觸到西方文化的精隨,實頗為遺憾。在亞洲高度務實的觀念下,文科不被重視,但值得注意的現實是,並非所有亞裔學生都可以擠進競爭激烈的商科、理科和工科。而在務實主義和「較好混」心態的雙重驅使下,亞裔學生英文無從提升,並始終將自己鎖在排拒西方文化的小圈子裡。最後,主修上述學門畢業的UBC亞裔學生,絕大多數在加拿大的職場裡競爭力有限,因為其缺乏最基本的溝通工具,在加拿大西岸以服務業為主的就業環境裡,多數學生畢業後僅能打零工、兼職基層工作或在華人圈裡工作。多數亞裔學生即是在如此的惡性循環中度過!


我的結論?我不得不對自己的小成就感到小小的驕傲,也必須承認UBC沒有我一直以來主觀認為的糟。然而,由於自己的能力也沒有特別好,所以也無法以一概全地說亞裔學生普遍上的表現都不怎樣,因為其中還是有例外,還是有一些學習狀況良好,畢業後找到好出路的文科學生。就我本身而言,我大學時也是修了許多亞洲研究的課程,只是僥倖地錄取國際關係學程,最後主修該學科畢業罷了。但或許是由於主修國關,讓我有機會更深入、貼近西方文化,無論最後的收穫有多少。如此更讓我能站在較高的視角,省思亞裔學生在外求學所遭遇的困境。總之,學好英文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