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音樂僅供試聽﹐請於試聽後24小時內刪除。請購買正版支持您喜歡的歌手! all tracks are for previewing only. please purchase the album to support your favourite artists! click for a list of updates! 華語專輯chinese 日語專輯 japanese 韓語專輯 korean 英語專輯english

Saturday, May 03, 2008

2008.05.03 蕭萬長:發展經濟 勿忘社會公義

新政府再兩周將走馬上任,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三日表示,台灣做為逐漸成熟經濟體,不可能再以經濟成長為唯一目標,社會公義與永續發展不能被忽略;台灣經濟若要突破成長困境,就須持續加強競爭力。他表示,新政府將以經濟成長、社會公義及永續發展作為台灣總體經濟三大目標

蕭萬長昨日出席由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的「面對公與義:台灣經濟新局與發展」研討會,以貴賓身分致詞。

建立更公平的市場機制

蕭萬長指出,今年以來,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擴及全球,加上石油、貴金屬及糧食價格飆漲,全球面臨高通膨的大考驗,而中國這個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引擎也在改變,這些新的變數都在考驗台灣,現在國家正處在新的發展轉捩點。

面對全球經濟新局,蕭萬長指出,首先要先確立現階段台灣總體經濟目標是什麼?蕭萬長強調,台灣是一個經濟逐漸成熟的經濟體,不可能再以經濟成長為唯一目標,但若經濟沒有成長,也不能實現社會公義與永續,因此經濟要持續成長,就要加強競爭力,並進行創新。

鬆綁兩岸經貿改善稅制

在加強競爭力方面,蕭萬長指出,一方面新政府要改善制度面,建立更公平及更有效率市場機制,例如目前提出的鬆綁兩岸經貿,改善財稅制度等,都是在追求更完善的自由及有效率的市場機制,讓台灣與全球建立良性而緊密的連結。

除了完善市場機制外,還需要創新。蕭萬長指出,經濟成長動力有三個包括要素、效率及創新的驅動,台灣目前正從自效率轉型至創新驅動,觀察鄰近國家韓國及香港及新加坡都已成功轉型。

租稅公平落實社福政策

蕭萬長引用世界經濟論壇(WEF)數據指出,二○○七年台灣創新指標排名為球第九名。

蕭萬長表示,台灣創新表現不差,但近年國內人均國民所得停滯不前,主要是因為台灣研發附加價值偏低,必須依賴技術輸入,加上台灣產業以代工為主,缺乏創造新市場能力。

他進一步透露,未來新政府會成立合作平台,協助企業打造國際品牌,分攤研發風險,並培育創新人才。

至於在實現社會公義方面,蕭萬長指出,要有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也要讓租稅公平,像已經提出的「勞動所得稅抵減」制度就是一項有效政策,但社會公義能不能只靠社會政策來保障,未來新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時,也要考慮到對所得分配,外部成本分攤是否公平等影響。

低價油電不符公平正義

蕭萬長強調,目前國內的油電價格,被行政手段壓制,以致無法實現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表面上,大家享受到低價油電,其實用電用油最多的人占最大便宜,其他人被迫分攤成本,這是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做法。

另在實現永續發展方面,蕭萬長指出,全球現已面臨暖化等生態危機,環保不再是道德訴求,而應化為實際政策,政府與民間都要體認永續發展的意義,新政府一定會以實際政策實踐。

中國時報 2008.05.04

2008.05.03 兩岸產業合作 開創台灣經濟新局

新政府在五二○上任後,兩岸將邁向和解與對話的新時代,各界期盼未來兩岸以合作取代對抗,在經濟上共創雙贏。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指出,台灣機會來了,台灣產業需要很大的市場來發展知識經濟中國與台灣可以發揮互補功能。北京大學教授吳敬璉則建議,兩岸產業聯合起來,走到世界的前頭。我們認為,只要兩岸有合作的意願,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將可共創雙贏。

時報
文教基金會昨日舉辦「台灣經濟:新局與發展」研討會,邀請重量級產官學三方代表就世界經濟變局下,亞洲與中國經濟的前瞻與挑戰、台灣的出路等議題提出建言。

在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衝擊下,今年國際環境出現很大的變化,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信用緊縮問題嚴重,同時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且全球發生三十年來最嚴重的糧荒,亞洲各國均面臨通貨膨脹壓力。所幸,亞洲各國區域內的貿易穩定成長,逐漸與美國「脫鉤」,美國的經濟衰退對亞洲各國的影響不會太大。劉遵義期許台灣抓住機會,加強與金磚四國發展經貿投資,因為這些國家受到衝擊都不大。

向來持樂觀態度的劉遵義指出,未來亞洲各國經濟占全球的比重會持續增加,東協加三(中國、南韓與日本)自由貿易區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台灣當然不能被排除在外,完全被邊緣化,他相信在兩岸進行自由貿易往來之後,台灣積極爭取加入東協加三,有許多變通的辦法可以進行。

近年來積極鼓吹建立「法治市場經濟」,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兩岸隔離這麼久,應求同存異,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趕快恢復談判,搭建正規的合作平台,可以創造許多商機。台灣產業不能一直替外國企業做代工,這樣附加價值太小,未來兩岸產業如果聯合起來,可以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更高層次的競爭,例如,兩岸在爭取制訂國際電信標準技術規格方面,機會很大。

準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更具體提出,台灣未來要高舉「品牌」的旗,走「服務」的路。他一針見血指出,台灣有許多優勢,但也有一項缺點,即市場太小,任何一個企業要變成全球性的企業,不能只靠台灣的市場。亞洲有二塊很大的市場,中國與東南亞,未來,台灣要走向服務經濟,不僅製造業要加上服務,本地的服務業也要有全球視野,才能邁向海外。

坦白說,兩岸在不同的政經制度下,雙方隔離這麼久,在各個層面都缺乏了解,官方更缺乏正常溝通管道,難免產生誤解與異見,未來要打破這些隔閡,雙方都需要以最大的誠意出發,共同解決問題。例如台灣一直希望參與國際組織的空間,大陸方面應予以尊重與適度支持,否則一味地壓縮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將使好不容易開啟和平契機的兩岸關係,再度走回頭路,甚至回到原點。

此外,由於兩岸的經濟規模先天上存在極大的差異,未來經貿進一步合作後,在涉及國家安全方面仍有現實面的考量,例如台灣如何在科技產業上保持既有的技術層面的優勢?一旦台灣的高科技流向大陸,未受到智財權的保護,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或產業的優勢,這都是未來要面對的問題。也有學者未雨綢繆指出,未來大陸國有企業可能併購台灣重要的高科技公司或銀行,例如先前大陸的聯想買下美國IBM電腦部門,同樣情況如果發生在台灣,新政府要如何面對社會的觀感呢?

五二○之後,兩岸經貿開啟新紀元,和平的橄欖枝帶來許多新希望,台灣的經濟動能有賴內需的提振。民間企盼已久的直航、陸客來台觀光與人民幣在台自由兌換,兩岸經貿的進一步開放,的確為兩岸企業帶來許多商機,在一片開放樂觀氣氛下,未來開放的腳步一定要走穩,才能真正讓台灣經濟開創新局。

中國時報 2008.05.04